深圳市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第一批)
附件: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第一批)/uploads/allimg/230508/1-23050Q0022b41.docx
一、政策依據
1.《深圳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深府〔2018〕12號)
2.《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政策》(深府規〔2018〕22號)
3.《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深府〔2022〕1號)
4.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三個政策措施的通知(深發改規〔2022〕10號)
5.《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深發改規〔2019〕2號)
6.《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扶持計劃操作規程》(深發改規〔2020〕2號)
7.《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重大科研平臺自主攻關扶持計劃項目驗收實施細則》(深發改規〔2023〕1號)
二、支持領域
圍繞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儲能、低碳零碳負碳、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支持相關單位組織實施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化、新產品新技術應用示范推廣、注冊許可認證等項目,以及國家發展改革部門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配套。
(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及提升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及提升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國家項目配套等四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EDA工具軟件、高性能計算芯片、晶圓制造、先進封裝測試、化合物半導體、半導體專用設備等六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集成電路IP資源、芯片設計和創新服務、晶圓流片、可靠性測試分析等四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國產EDA工具軟件,CPU、GPU、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射頻前端芯片、光電子芯片等專用芯片,碳化硅、氮化鎵、砷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器件,適用于先進制程的薄膜生長、刻蝕、離子注入、量測等設備以及光掩模、光刻膠、拋光液、拋光墊的研發和產業化。國家項目配套支持新能源汽車、移動通信、光電子、智能電網等領域芯片設計,硅基集成電路制造,化合物半導體制造,高端電子元器件制造,晶圓級封裝、三維封裝、芯粒等先進封裝測試領域,以及適用于先進制程的薄膜生長、刻蝕、離子注入、量測等設備。
(二)超高清視頻顯示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及提升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及提升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廣、國家項目配套等五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超高清大屏顯示、激光顯示、VR/AR云交互系統、視頻編解碼、視頻制播等五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超高清視頻顯示檢測認證、內容制作與分發等兩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OLED、Micro/Mini LED等新型顯示器件用發光及封裝材料、核心元件、工藝及檢測設備;傳輸編解碼系統、超高清制播系統、8K圖像傳感器、超高清光學成像鏡頭、超高清視頻實時編解碼器、專業攝像機、廣播級HDR監視器、超高清視頻轉播車等超高清視頻制播軟硬件;高性能圖像處理系統、高帶寬音視頻接口、顯示驅動及控制芯片、超高清電視、激光電視、激光投影機、智能機頂盒、超高清VR/AR一體機等終端顯示軟硬件。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廣支持8K超高清大屏顯示等領域。國家項目配套支持虛擬顯示、視頻采集、視頻制播、超高清大屏、超高清激光顯示等領域。
(三)儲能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及提升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廣、國家項目配套等五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鈉離子電池、長壽命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下一代固態電池儲能、新型液流儲能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及安全管理、儲能控制系統、儲能智能裝備技術、光儲充技術、新能源汽車移動儲能等九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儲能共性技術研發、產品檢驗檢測等兩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鎂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先進電化學儲能技術路線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藝裝備、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BMS)、能量管理系統(EMS)、變流器(PCS)、系統集成等儲能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廣支持工業園區儲能、光儲充示范等兩個方向。國家項目配套支持電池材料、電芯模組、控制系統、系統集成、智能生產裝備、終端應用等儲能相關領域。
(四)低碳零碳負碳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及提升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及提升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等三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高效低能耗碳捕集、鋰電池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綠色數據中心等三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碳計量等兩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高效電機與變頻器、高能效制冷設備、高效節能家用電器等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非常規水源利用、電池回收與綜合利用等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和裝備,二氧化碳高效捕集、高值化利用、轉運封存等CCUS技術和裝備。
(五)智能網聯汽車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及提升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及提升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國家項目配套等四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車載激光雷達、車載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操作系統、智能座艙等四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檢測檢驗、高級別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城市級場景仿真、面向車路協同的智慧道路等四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車用操作系統、高效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車路協同路側設備、實時車內通信模塊、自動駕駛集成控制系統及域控制器等領域。國家項目配套支持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車用操作系統、智能計算平臺、車路協同、電機電控等領域。
(六)高端醫療器械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注冊許可認證、國家項目配套等四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仿生骨修復材料及植介入器械、高端病理醫學影像、生物傳感即時檢測、醫療美容激光設備、下肢康復智能輔具等五個方向。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磁共振成像設備、X射線成像儀等醫學影像設備;心臟支架瓣膜、人工關節等醫用植介入器械;生化診斷、免疫診斷等醫學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腦機接口智能輔具、康復機器人、仿生義肢、康復訓練設備等康復器械;激光、超聲等光電醫療美容設備。注冊許可認證支持醫用診察監護器械、醫用高性能超聲設備、心臟封堵器、質子治療設備、體外膜肺氧合機等診療器械;計算機輔助手術導航系統、新型智能影像識別與分析等醫學軟件;新型康復訓練器材、義肢及矯形產品等康復輔具設備;射頻、強脈沖光等醫療美容設備。國家項目配套支持基因測序設備等領域。
(七)大健康
支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組建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組建項目、產業化事后補助等三類扶持計劃。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慢性病防治監測、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農作物育種、化妝品研發原料等四個方向。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化妝品檢驗檢測公共服務等領域。產業化事后補助支持氨基酸、維生素、肽類等化妝品原料;保濕、美白、抗皺、祛斑等功效化妝品;新型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劑和運動營養食品等精準營養產品。
上述支持方向詳見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方向(附件1)、公共服務平臺支持方向(附件2)、新技術新產品應用示范推廣支持方向(附件3)、注冊許可認證支持方向(附件4)。
三、基本條件
項目申報單位須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從事本申報指南支持領域相關產業研發生產及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等機構。申報單位未違反國家、省、市聯合懲戒政策和制度規定,未被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四、扶持計劃
(一)工程研究中心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后,按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助金額分階段撥付,在項目扶持計劃通知下達、項目完成40%的總投資額、項目通過驗收三個階段,分別按資助金額的40%、30%、30%分階段予以撥付。組建和提升項目具體標準如下:
(1)工程研究中心組建項目:綜合評審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的,擇優按經評審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
(2)工程研究中心提升項目:綜合評審得分80分以上(含80分)的,擇優按經評審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和研發費用,其中用于建設投資的比例不低于資助金額的50%,研發費用只能用于科研材料及事務費支出。
2.申報條件
(1)項目扶持分為組建和提升兩個階段,申報提升項目的,其組建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項目須已于本申報指南發布前獲得通過驗收的正式通知。應在資金申請報告附件中增加其組建項目的批復和驗收文件。
(2)項目單位應擁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和項目實施能力,經營管理狀況良好。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應擁有專業化的技術及管理團隊,財務制度健全,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成果和技術儲備,具備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須提供相關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或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不少于5個(附相關合同或協議)。
(3)項目單位上年度相關領域專項研發經費不低于1000萬元或相關領域專項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
組建項目建設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40%、研發費用不超過項目總投資50%、鋪底流動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提升項目建設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20%、研發費用不超過項目總投資70%、鋪底流動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具體以項目實際完成情況為準。
(4)項目采用的自主技術成果(包括自主知識產權、消化吸收創新、國內外聯合開發的技術等)具有先進性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擁有相關成果鑒定或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技術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
(5)項目單位須具有相應的基礎條件,總人數不少于20人,其中專職研發人數不少于15人,相關研發設備原值不少于500萬元,相關研發場地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能為產業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等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公共服務平臺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后,按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助金額分階段撥付,在項目扶持計劃通知下達、項目完成40%的總投資額、項目通過驗收三個階段,分別按資助金額的40%、30%、30%分階段予以撥付。組建和提升項目具體標準如下:
(1)公共服務平臺組建項目:綜合評審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的,擇優按經評審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
(2)公共服務平臺提升項目:綜合評審得分80分以上(含80分)的,擇優按經評審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和研發費用,其中用于建設投資的比例不低于資助金額的50%,研發費用只能用于科研材料及事務費支出。
2.申報條件
(1)項目扶持分為組建和提升兩個階段,申報提升項目的,其組建市級公共服務平臺項目須已于本申報指南發布前獲得通過驗收的正式通知。應在資金申請報告附件中增加其組建項目的批復和驗收文件。
(2)項目單位應擁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和項目實施能力,經營管理狀況良好。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應擁有專業化的技術及管理團隊,財務制度健全,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成果和技術儲備,具備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
(3)項目總投資不低于500萬元,項目單位上年度相關領域研發經費不低于500萬元或相關領域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
組建項目建設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40%、研發費用不超過項目總投資50%、鋪底流動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提升項目建設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20%、研發費用不超過項目總投資70%、鋪底流動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具體以項目實際完成情況為準。
(4)項目單位發展思路清晰,任務、目標合理,具有開展基礎性、準公益性、開放性和專業性服務的管理機制,專業方向和服務定位明確,服務內容對產業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具有促進作用,并把以下內容作為其主要任務:
①對外提供技術驗證、質量檢測、安全評估等開放性技術與信息支持服務,實現信息、數據、儀器設備等創新資源共享。
②建立、完善社會公共資源共享開放機制。
③平臺建成運行后,可以通過開放性服務收入維持日常運行。
(5)項目單位須具有相應的基礎條件,已有技術服務團隊總人數不少于15人,其中專職研發或技術服務人員不少于10人,相關研發、檢測及技術服務設備原值不少于300萬元,相關技術服務場地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能為產業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等提供支撐和保障。
(三)產業化事后補助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項目單位須先自行投入資金組織實施項目,待項目通過驗收后,按經專項審計核定項目總投資的20%給予事后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
2.申報條件
(1)項目采用的自主技術成果(包括自主知識產權、消化吸收創新、國內外聯合開發的技術等)應具有先進性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擁有有關成果鑒定、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技術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或相關認證和生產許可,知識產權歸屬明晰。
(2)項目單位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資金籌措、項目實施能力,以及較好的資信等級,資產負債率在合理范圍內,經營管理狀況良好,具有開展相關項目產業化的生產、經營資格和實施條件。
(3)項目總投資不低于1500萬元,應有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土建工程、新購置設備等)。
建設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40%、研發費用不超過項目總投資50%、鋪底流動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具體以項目實際完成情況為準。
(四)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廣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項目單位須先自行投入資金組織實施項目,待項目通過驗收后,按經專項審計核定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事后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2.申報條件
項目單位應擁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和項目實施能力,經營管理狀況良好。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應擁有專業化的技術及管理團隊,財務制度健全,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成果和技術儲備。
(五)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針對通過國內外注冊許可認證要求、取得相關證明材料(包括國內外注冊審批證明等)的創新產品,按照項目申報金額的一定比例對項目投入進行事后資助。所支持產品需在深圳本地進行產業轉化,或委托深圳企業在本地生產。
2022年1月4日所印發《關于組織實施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專項扶持計劃申報的通知》暫停實施,本次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申報范圍限于醫療器械領域,藥品領域注冊許可認證申報將于下批次扶持計劃中開展。
(1)國內注冊許可認證
對按照常規渠道申報獲批的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擇優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總投資的40%給予事后資助,最高不超過300、500萬元;對按照特別審批渠道申報獲批的第二、三類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資助上限再分別提高100萬元。單個主體每年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項目資助金額按照品種獨立核定,同類產品每個階段僅支持一次,不支持增加適應癥、調整規格等情況。
(2)國際注冊許可認證
對成功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的PMA途徑申請注冊并實現銷售的III類醫療器械,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總投資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按照美國FDA上市前通知510(k)程序取得510(k)銷售許可編號并實現銷售的醫療器械,按經評審核定項目后確認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單個主體每年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對按照舊版歐洲醫療器械指令、有源植入醫療器械指令取得認證,并在歐盟地區上市實現銷售的第IIa、IIb類、第III類醫療器械,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確認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分別不超過100、200、300萬元;對按照舊版體外診斷醫療器械指令取得認證,并在歐盟地區上市實現銷售的體外診斷產品,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確認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按照新版歐洲醫療器械法規取得認證,并在歐盟地區上市實現銷售的第IIa、IIb類、III類醫療器械,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確認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分別不超過200、300、500萬元;對按照新版體外診斷醫療器械法規取得認證,并在歐盟地區上市實現銷售的體外診斷產品,按經評審核定項目確認的費用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單個主體每年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項目資助金額按照品種獨立核定,同類產品每個階段僅支持一次,不支持增加適應癥、調整規格等情況。
2.申報條件
(1)證明材料需為首次取得,且符合附件4中的支持方向要求。
(2)同一申報單位一年可以申報兩次,申報單位可以將多個產品打包成一個項目進行申報。
(3)申報項目對應的產品取得相關證明材料的時間,應當在提交申報之日前兩年內。證明材料包括通過國內外醫療器械監管部門審批注冊等。
(4)費用計算期起始日最早可追溯至提交本次專項申報之日前3年,計算期截止日為取得相關證明材料(國內外注冊審批證明材料等)之日。在費用計算期內發生的支出,若有尾款在計算期截止日之后支付,最晚應不超過截止日之后90日。
(5)已獲得我委“新產品新技術示范應用推廣扶持計劃”、“國際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扶持計劃”資助的同類產品的同一階段成果,不得再次申報本扶持計劃。
(六)國家項目配套扶持計劃
1.扶持方式及資助標準
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項目,市發展改革部門擇優予以批復立項后,按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予以資助。資助金額分階段撥付,在項目扶持計劃通知下達、項目完成40%的總投資額、項目通過驗收三個階段,分別按資助金額的40%、30%、30%分階段予以撥付。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配套和國家產業發展項目配套具體標準如下:
(1)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配套項目:支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部門批復或經評審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40%予以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資助,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和研發費用,其中用于建設投資的比例不低于資助金額的50%,研發費用只能用于科研材料及事務費支出。
(2)國家產業發展配套項目:支持承擔國家產業發展計劃(專項)等項目,予以最高1:1配套支持,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且市級與國家資助資金總和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40%,最終資助金額以實際完成投資額和資助比例確定。資助資金須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投資。
2.申報條件
申報項目已獲得國家發展改革部門批復同意立項,且申報時處于在建狀態。
五、申報材料
(一)國家項目配套扶持計劃僅需提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產業發展項目申報材料以及國家發展改革部門批復同意的立項文件(涉密項目書面報送)。
(二)其他類扶持計劃項目申報單位需按照附件5《資金申請報告編制大綱》要求編制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并按照附件6《資金申請報告附件清單》要求提交相關材料。
六、申報時間
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類別長期有效,按月分批次集中開展審核工作;其它類別扶持計劃每年上下半年各集中申報一批,2023年上半年集中申報時間為:2023年5月6日9:00至2023年6月6日18:00。
七、申報路徑
項目申報單位應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在線申報,無需提交紙質版申報材料。
八、辦理流程
項目申報—項目初審—第三方評審機構評審—現場核查—征求各部門意見—公示—下達扶持計劃—下達項目批復或簽訂項目合同。
九、注意事項
(一)我委從未委托任何單位或個人為項目建設單位代理產業專項資金申報事宜,項目建設單位須自主申報。我委將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程序受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申請,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有任何中介機構和個人假借我委領導和工作人員名義向申報單位收取費用的,請知情者即向我委舉報。若發現中介機構代為申報的,一律取消申報資格,如已立項則予以撤項。
(二)根據《深圳市促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要求,對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項目,單臺(套)使用專項資金50萬元人民幣以上購置建設的用于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的科學儀器設備,項目單位應及時完成儀器設備購置評議,并在市共享平臺對外開展服務,按要求開展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年度考核。
(三)除國家項目配套扶持計劃、注冊許可認證扶持計劃外,申請其他類別扶持計劃項目的,項目建設期不早于2023年1月1日,建設期一般不超過3年,截至項目申報結束之日,項目已完成投資額占總投資比例不得超過20%。
(四)項目資金已落實(自有資金證明+銀行貸款承諾+銀行貸款≥項目總投資,其中自有資金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30%),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申報項目的,不得使用財政資金作為項目自籌資金來源。
(五)項目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落實節能、降耗、環保、安全等要求;已按有關規定取得項目備案或核準文件,且時限未超過2年,并已根據需要取得環評批準文件,落實項目建設場地。
(六)項目的財務核算、研發、生產和服務等關鍵環節在深圳本地實施。
(七)申報項目要提供思路清晰的項目建設方案,提出明確可量化的項目建設指標,包括新(改)建場地面積、產能指標、知識產權數量、研發人員數量、關鍵技術指標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規范。
(八)同一單位建設內容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項目不得向市有關部門多頭申報。經核實屬多頭申報的項目,將取消申報資格并追究申報單位責任。